戏曲声声韵味悠扬

日期:2019.08.13 阅读数:105
						

李霄雯在吕剧《桃李梅》中饰演袁玉李。 图片由本人提供

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戏剧类)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传统戏剧又称戏曲。戏曲是“戏中之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我国戏曲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山东是我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齐鲁诸国,现在省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就有30多种。本版将分两期展示山东省民间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貌,让我们一起领略它们的无穷魅力。

——编 者

李霄雯:一帘青衣梦 一世吕剧情

本报记者 赵国霞

“忽听得窑门声声响,是何人唤我三姑娘,且从门缝朝外望,却怎么狠心的爹爹立在窑旁……”4月25日清晨,济南市吕剧院练功房内,一位青衣(注: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正在练习经典吕剧《搬窑》中王宝钏出场时的那段戏。唱腔委婉,身段柔美,表情传神,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这位青衣就是李霄雯,吕剧泰斗李岱江之女,2014年被评为济南市非遗传承人,2018年被评为山东戏曲青年名家。

吕剧又称化装扬琴、琴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李霄雯与吕剧结缘,得从40多年前说起。

1975年,李霄雯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便跟随父母到处演出。父亲在台上唱,她就在台下听,时间久了也能唱几个经典唱段。李霄雯就是这样在耳濡目染中喜欢上了吕剧,并且对青衣情有独钟。

当时,“吕剧三杰”之一林建华就住在李霄雯家楼上,李岱江经常带着李霄雯去林建华家学习请教。林建华见李霄雯是块唱吕剧的好材料,甚是喜爱,对她悉心指导,精心栽培。有时听到李霄雯在家练唱,林建华还会主动下来帮她纠正指点。后来,李霄雯正式拜林建华为师。

1990年,怀揣梦想的李霄雯顺利考入山东省戏曲学校,进行系统专业的吕剧学习。“之前主要是唱着玩,没觉得有多难,真正进行正规训练才知道,要想唱好吕剧真是不容易。”回忆起当初刚进戏曲学校练基本功时的情景,李霄雯深有感触地说。

尽管吃了不少苦,但李霄雯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并且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1992年,李霄雯作为低年级学生,与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一起参加比赛,最终凭借吕剧《井台会》获得一等奖。“受父亲和师父光环的影响,只要参加比赛,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拿一等奖,不然会觉得有愧于他们。”李霄雯坦言,拿一次一等奖容易,次次都拿一等奖却不容易。

有目标就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4年的学习生涯中,李霄雯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对许多高难度唱词的处理和动作的拿捏都能驾轻就熟,也获得不少奖。

1994年,毕业后的李霄雯被分配到济钢艺术团,主要演唱一些吕剧经典唱段和流行歌曲。

2002年,李霄雯被调入济南市吕剧院,专攻青衣。阔别吕剧舞台8年,再次投身吕剧演艺事业,李霄雯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在剧院领导、师父和父亲的帮助下,勤奋刻苦的李霄雯很快适应了工作节奏,先后在《“大官儿”皮景生》《红丝错》《贬官记》以及传统戏《小姑贤》《搬窑》《墙头记》等多部大型吕剧中担任主要角色。

由于技艺水平较高,李霄雯在吕剧院还带起了学生。2008年,李霄雯的身训老师陈心婉找到她,让她帮忙教路莎莎。路莎莎中专毕业后进入吕剧院成为一名年轻演员。那时因为要参加一个重要比赛,路莎莎心里没底,便求助于陈心婉。陈心婉当时恰好有事,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李霄雯。

当时的李霄雯从未带过学生,不知道怎么教。在陈心婉的提点下,李霄雯逐渐有了思路,慢慢从“自己知道怎么唱”变为“知道怎么教别人唱”。

在李霄雯的指导下,路莎莎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并于一年后获得了第一届“泉荷奖”济南市优秀青年演员艺术比赛一等奖。“别看李老师平时大大咧咧的,教起吕剧来可是十分认真,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追求精益求精。”路莎莎笑着说。

目前,李霄雯参加演出的同时还教着四五个学生。在吕剧教学上,她毫无保留,从不担心别人比她演得好,超越了自己的名气。对此,李霄雯这样说:“对于吕剧传承来说,能涌现出更多优秀吕剧演员是好事,可以为吕剧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近几年,李霄雯的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并且她还将吕剧唱到了国外。2018年6月,李霄雯跟随济南文化艺术交流团赴保加利亚参加文艺汇演,其中她参演的《桃李梅》《逼婚记》等经典吕剧唱段受到不少外国友人的喜爱。

李霄雯不仅在传统剧目上表现出色,在新创作剧目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如在《阳光大姐》《生命日记》《泉城传说》等剧目中都有精彩表现。新剧目因为从来没有人演过,没有可参考的版本,完全需要李霄雯自己去琢磨,每一次参演对她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吕剧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新创作剧目取材于群众的身边人身边事,更能被群众接受和喜爱。”李霄雯说,作为吕剧传承人,她有责任和义务把新创作剧目演好,让吕剧发扬光大。

在继承、保护和发展吕剧的过程中,李霄雯对吕剧的感情也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她表示,未来会继续将钟爱的吕剧发扬传承下去,让吕剧事业走得更高更远。

乡音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沈静

“老柳树下柳琴儿响,张口就是那拉魂腔……拉魂腔是爷爷壶中的酒,拉魂腔是咱囤里的粮,老也唱,少也唱,一天不唱饭不香;悲也唱,喜也唱,梦里还要亮一嗓……爸爸教会我拉魂腔,我把乡音背身上,天南地北吼一嗓,到处都是咱家乡!”

无意中看到电视上播放柳琴戏,勾起了我对家乡柳琴戏的思念。

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临沂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柳琴戏曲调优美,有丰富的花腔和独特的拖腔翻高,感染力极强。只要小锣一响、琴声一起,就能把人的“魂”给勾过去,因此被临沂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拉魂腔”。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在1953年被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流行在乡村集镇。艺人们大多是衣食无着的穷苦农民,观众基本上也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二百多年来,柳琴戏逐渐吸收了临沂当地的民歌、小调和乡土因素,使唱腔旋律与方言紧密结合,形成以基本腔为主干和基础,以色彩腔为装饰的独特板腔体,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亲切自然。加上积极健康的故事和粗犷朴实、乡土气息浓厚的表演风格,柳琴戏深受当地人喜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柳琴戏一度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一提起“拉魂腔”,不知有多少临沂人为之痴迷。

在我的记忆中,每逢大集、庙会,家乡汪沟镇的河滩边都有人唱“拉魂腔”,那里是最热闹的地方。我奶奶和小姑都是戏迷,劳作之余也爱哼几句“拉魂腔”,每个集日都爱带我挤进人群里听几段过过瘾。

不知不觉中,孩童时期的我也喜欢上了这种欢快活泼、婉转俏丽、高亢嘹亮带有多种花腔的戏曲。

记忆中,夏或冬的农闲时节,也是“拉魂腔”戏班子进村入户让临沂农村百姓过足戏瘾的时候。

入村的戏班子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一般由村干部或德高望重的年长者为他们安排住处。吃饭则由各家轮流或自愿做好送来,舞台就是村口的打麦场或大队院子。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传来几声锣响,戏便开场了。一片空地,一座寺庙,就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演员一出场,整个戏场立即鸦雀无声。吹、拉、弹、唱、翻、打、念,提袍甩袖,吹胡子瞪眼睛,一套功夫,十分娴熟。

唱到动人之处,常惹得大家或鼓掌叫好或泪水涟涟。戏台就是学堂,纯朴的乡人在戏里懂得了伦理纲常,认定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酷暑热天,热心百姓会自发为演员驱蚊打扇;寒冬腊月,有人搬来火盆让演员取暖。有时唱到深夜,会有热心人端来一盘白菜豆腐水饺、几个地瓜面煎饼给他们当夜宵。虽然条件简陋,但戏班子的演员都很敬业,哪怕天寒地冻,也会根据剧情换上单衣衫表演。伴着柳琴,男腔明快爽朗、粗犷有力,女腔婉转动人、余韵无穷,确实具有“拉魂的魅力”。

月上西天,戏毕人散,过足戏瘾的人们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睡去。是的,只有听完几出“拉魂腔”,农人才能消除上个农忙季累积的疲惫,才会觉得这一年算是没白忙活!

临沂作为柳琴戏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辉煌的成绩。1953年临沂市柳琴剧团成立后,培养出了众多柳琴戏知名演员,并创作出大量颇具影响力的优秀剧目。著名柳琴戏演员张金兰、李春生创作排演的《姊妹易嫁》《卧龙求凤》《彩石峪》《沂蒙霜叶红》等剧目,曾轰动省内外。

2006年,柳琴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拉魂腔”以优美动听的曲调、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传承着文化经典。

听,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柳琴戏穿越几百年后,依然还是这样拉魂、这样美妙!

(费县县局)

戏曲非遗的生命力来自传播

王伟

一步千态、一人千面,虚实结合、以形传神,超脱了舞台的空间、时间限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各种舞台元素,中国戏曲以不同于西方歌剧、舞剧、话剧的表演形式独秀于世界艺术之林。京剧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这个角度看,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值得骄傲和珍视的文化财富,保护中国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以更高的标准认识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渠道,也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保护的核心定义是“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我国加入该公约后,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先进理念。

有效保持非遗的生命力,就戏曲类非遗而言,终究是要面向观众,在及时抢救、留存珍贵文献和影像资料的同时,要通过更为广泛的传播,去赢得观众共鸣,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激发生存新动力,赋予发展新活力。通过更为广泛的传播,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添快乐元素,才是文化非遗保护最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才是最为有效的传承方式。

在传统戏剧传承发展的历史坐标中,2018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时间节点。去年,第一届戏曲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市举行,连续43天,来自全国120个剧种的156部经典剧目和折子戏集中演出78场,各种濒危、珍稀剧种集中亮相,有左权小花戏、晋中弦腔、黄龙戏、海门山歌剧、高甲戏、鹧鸪戏、西秦戏、雷剧等等;近5万人次现场欣赏,超过100万人次观看网络直播,相关微博阅读量超过1.1亿次。人们盛赞百戏盛典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空前壮举,是戏曲力量的大检阅,更是中国戏曲新时代传承的里程碑。

日前,2019年戏曲百戏盛典启动了剧目征集,仍将有120个剧种于7月再聚昆山。盛典过程中,在大戏和折子戏组台的演出之外,还将召开主题性专家研讨会,探讨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路径及未来蓝图。

现代学校教育更具传承的潜力和深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条款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均有传承和传播非遗的责任与义务。参照国际公约的倡导,依据国家法律的规定,通过制度化顶层设计和专业化课程配套,优化完善包括戏曲在内的非遗“进校园”实践体系,使非遗保护与传承从技术和艺术层面提升到学术层面,拓展非遗传承的深度与宽度,推动非遗传承与教育改革的双赢。

我们需将学校教育作为非遗传承的强力支点,为青少年搭建戏剧演出平台,设置多单元、多主题板块,以特邀剧目展演、戏剧沙龙、戏剧嘉年华、展览展示以及开设戏剧大师课、专家讲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戏剧人才的培养,增强年轻一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自觉性,确立非遗的文化地位,培育非遗的文化自信,推动非遗的文化自强,真正在青年人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