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戏曲喝彩
方芳(右)、王珮瑜(中)、霍尊在节目中
东方卫视供图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大波节目的热播,传统文化成为荧屏“硬通货”,开启了霸屏模式。在此背景下,文化节目持续发力。其中,《喝彩中华》为中华戏曲文化代言,收获海量好评。如今,第二季节目圆满收官。《喝彩中华》与《诗书中华》《本草中华》等一道,构成东方卫视“中华”系列节目,具有“时代热度、情感温度、精神高度”,是东方卫视2019年“守正创新再出发”的代表。
走到第二季的《喝彩中华》,以现代传媒的语境拥抱中华传统,用戏曲文化的魅力讲述中国故事。节目拒绝说教,而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阐述,缓缓打开戏曲之大门。值得一提的是,《喝彩中华》第二季拓宽了“喝彩人”的身份,拓展了文化传承的渠道。镁光灯下,各行各业的戏曲爱好者化身为主角,为戏曲文化喝彩;方芳、王珮瑜、霍尊三位专业级观察员,则侧身为聆听者。81岁高龄的“喝彩人”樊锦诗,讲述了自己用半个世纪守护敦煌石窟的传奇经历。以她为原型的戏曲《敦煌女儿》,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历时7年的打磨下,登上《喝彩中华》的舞台。当戏曲被情感捂热,国粹不再是触不可及的“高冷范儿”,而是贴近生活的一部分。《喝彩中华》吸引了更多普通人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诚如观察员王珮瑜对节目的希冀:“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并热爱戏曲艺术,希望更多人拥抱传统文化。”
《喝彩中华》第二季为文化的坚守与创新,手动点赞。歌手郁可唯与评弹名家高博文合作的《知否知否》,观察员霍尊携手尹派名家王君安改编的《恰好》,将传统戏曲与时代特色相融合,让人耳目一新。昆曲表演艺术家张静娴深情演绎了一曲《班昭》,唱的是戏中人矢志不渝治学著书的故事——“真文章总在孤灯下”,展现的却是当代戏曲人坚守一生,不断求索的动人情怀;影视导演滕俊杰则讲述了自己携手挚友、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克服种种困难打造一系列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得到市场与口碑双丰收的经过。这些继承与创新,都源自于一颗颗对国粹的热衷与敬畏之心。
3月15日晚播出的《喝彩中华》第二季盛典之夜,各剧种表演艺术家与戏曲萌娃齐聚一堂,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增添了美丽的注脚。老艺术家中最年轻的72岁,最年长的已经97岁。他们中有些人虽已久未登台,步履也有些蹒跚,但说到自己对于戏曲的情感,对于未来的展望,人人满怀激情。而可爱萌娃带着奶音的唱腔,则让观众看到了艺术生命的延续,彰显了中华戏曲的希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