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戏剧人生

日期:2019.08.13 阅读数:12
						

由于他经受长期的病痛折磨,好歹熬过了最后一个春节,或许再也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在刚刚迈入本命年八十四岁的门坎,董承和先生带着对亲人们和枣梆剧种的无限眷恋,永远地走了……

其实,他年迈多病,身体每况愈下,我和他的夫人张文英大姐也早有思想准备。但噩耗传来,仍是感到十分的突然,瞬间泪目,万分悲痛。许久回过神来,才募然意识到,从此,我再也看不到他那精神矍铄、匆忙勤劳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他那和风细雨、谈笑风生的话语;再也不能和他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从此,我少了一位鼓励我爱护我的仁心至亲;少了一位不是兄长却胜似兄长的好大哥;少了一位既可分享快乐又能倾诉烦恼的挚友。

董承和先生的一生,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有承担,性和善。凡是熟悉董承和先生的都了解,他为人正直,善良大度,重情仗义,顽强刚毅,是一个典型的粗中有细、柔中有刚的鲁西南硬汉子。

我真正认识董承和先生,这要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了。那时我从省城毕业分配到当时的菏泽地区行署枣梆剧团。他格外关心和照顾我,让初来乍到的我有了亲人的感觉,家的温馨。孤独乏味的生活他时刻惦记;单调无趣的工作他给予安慰鼓励。记得有一次去马集镇上演出,徒步拉车,狂风飞沙,坚持到目的地,已经面目全非的我委屈地哭了,他一边替我拍打身上的泥土,一边心疼地嗔怪:男爷们,哭啥,走,跟我去洗洗,喝点水,一会儿就好了。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让我温暖至今。

对于他的工作精神,更是令我由衷敬佩。装车、卸车、装台、卸台等等,他总是干在前面;哪里苦、哪里累、哪里最棘手难办,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好像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人,永远使不完的劲,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影响和带领全团演职人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从而他也得到了一致的赞美:“老黄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认定了他是一个值得信赖,完全可以握手一辈子的好朋友、好兄长。十年间,他一直是我的领导,更是我的良师益友;十年共同的剧团生活,奠定了我们之间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

后来,我调离了枣梆剧团,见面的机会自然少了一些,但我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工作的变动而丝毫疏远,反而更加亲密。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没什么文化,吃了一辈子枣梆饭,就要一辈子对得起枣梆”。多么朴实而又敞亮的话语,彰显出他对枣梆这个古老的稀有剧种愿尽终生之慷慨的真挚情怀。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董承和先生长期担任枣梆剧团团长、书记数十年。数十年间,在剧团举步维艰、生存十分困难的境况下,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硬是坚持每年演出多达360场次以上,平均每天一场之多,既服务于广大观众,又扩大了剧团影响;既保证了演职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稳定了民心,又为剧目再生产攒足了后劲。因为枣梆是由山西上党梆子派生的剧种,源远流长。由于历史原因,在间隔艺术交往数年之后,他重拾初心,再度搭起了艺术交流的桥梁,每年都要率团去山西演出。为保证演出场次,他无数次翻山越岭,顶风冒雨,亲自联系“台口”。他白天处理繁杂的事务,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晚上还要登台演出,担纲主演。广大演职员对他无不赞佩,从而也形成了凝心聚力、奋发图强的集体力量,由此,也才有了枣梆剧团今天的辉煌。

数十年间,在戏曲艺术滑坡,甚至是步入低谷的历史背景下,他为枣梆的传承与发展倾尽全力,在平凡中做出了不平凡的坚持。他深知一个剧种、一个剧团只有不断生产新的、顺应时代、广大观众喜爱的剧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汇聚全团智慧和力量,先后复排和编演了数十个新的剧目,奉献给社会,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扛起了文化部授予的“天下第一团”的大旗。他在勤于实干、甘于奉献的同时,并没有懈怠自身专业艺术的提高。他专工花脸,嗓音洪亮,表演洒脱,做工认真,沉稳大气,刚柔兼济,极富艺术感染力。他的代表剧目《徐龙铡子》、《天波楼》等,深得广大观众的赞誉,一直是枣梆剧团的著名花脸演员。

董承和先生是继枣梆著名表演艺术家赵凤来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德艺双馨、鞠躬尽瘁、敬业爱岗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党的戏曲艺术事业不懈奋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