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戏曲的境遇与使命
周步云
10月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厅主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拉开帷幕,30个省、市、自治区的120个剧种、156部剧目在昆山集中展演1个月。11月12日晚和13日下午,我市耍孩儿和罗罗腔两个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在昆山戏曲大舞台绽放异彩。(《大同晚报》11月21日)
600年前,“百戏之祖”昆曲发源于昆山,繁荣于全国;如今,昆山以昆曲故乡的身份举办全国戏曲盛会,南腔北调同台竞技,确实是中国戏曲界的一件盛事。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活动以“戏曲的盛会,百姓的节日”为宗旨,以“汇中国百戏,展戏曲新颜”为主题,计划连续举办3届,在3年内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集中到昆山进行展演,除京昆越等大剧种外,各种濒危、珍稀剧种也将齐齐亮相。如此气魄,如此担当,确实让各界人士深感震撼。
戏曲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文化创造,也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和跨国传播介质。在中国戏曲文艺领域内有数百个剧种,它们以民族独特性和艺术独创性丰富着中华文化,服务着公众精神生活。在时代的变迁中,很多剧种面临了传承与发展的困难,在同样的困难情境中不同剧种又表现出生存的不平衡。
戏曲的发展、流变必然会出现高峰与低谷,全民欣赏戏曲的盛况不可能是常态。当我们放弃旧有的标准时可以判定,当下的戏曲已非昔日的大众艺术,而更具小众艺术的特征。小众,并不意味着戏曲就没有了生命力,而是表征着戏曲需要以新的姿态面对时代、面对观众。如果以保守的心态、刻舟求剑的姿态与社会发展拉开距离,戏曲必然会失去舞台、疏远演出市场。
戏曲,有其历史与文化使命。在当代多种文化工业因素汇集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理念重新思考戏曲的方位,而不是固执地让戏曲担当大众化的使命,忽视其正走向小众化的现实;否则,传统戏曲面对的使命与境遇之间的矛盾将很难解决。
回顾戏曲的历史,任何剧种都是在变革中传承发展的。没有变革,采茶调不会演变成黄梅戏;没有徽班进京,就不会演变出京剧。到了现代,戏曲与电影结缘,掀开了新的篇章,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第一部大型彩色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后,传统戏曲与现代传播手段不断结合,促进了戏曲的传播。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戏曲的发展探索超越了技术层面,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均有新的尝试,无论是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还是京剧独角戏《老人与海》或者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都证明着戏曲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并不是“博物馆艺术”,而是需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需要在与更多的文化消费形式共荣共存中再出发。
时光在流淌,观众在变化,审美趣味在转变。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的新景观再次告诉我们,站在后工业社会的门槛上就不能以农业社会的眼光看待戏曲的发展了,传承戏曲需要将戏曲艺术的精髓与新时代的审美意识、演出条件相融合。如是,戏曲才会在文化建设中确立应有的位置,实现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