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在娄东焕发新彩
6月25日,第187期娄东戏台和观众见面了。在市文化馆的舞台上,沪剧、越剧、锡剧等多个剧种轮番上演,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吸引了太仓本地以及苏州、上海、常熟等长三角地区的戏迷们。沪剧《荷包相配人团圆》、锡剧《今日清明方初晴》、沪剧《新家·洞房》、锡剧《前园会》、越剧《寄闺》等节目让观众过足了戏瘾,台下热烈的掌声不断。
“这些年来,太仓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在市委宣传部的关怀下和市文联的领导下,依托娄东戏台,弘扬和传承传统戏曲艺术,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本土戏曲艺术人才,让传统戏曲艺术在娄东大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我市戏曲家协会负责人陈永明这样告诉记者。
娄东戏台享誉长三角
娄东戏台自2011年起至今已经举办了187期,是太仓市文化馆会同太仓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开设的免费开放品牌栏目,固定于每月10日、25日在市文化馆小剧场内举行。2015年10月10日,娄东戏台迎来第一百期。当时,“名家与名票同台——娄东戏台100期”纪念演出在太仓大剧院内开演,盛况空前,来自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戏曲名家和太仓名票同台演出,京剧、沪剧、昆曲、越剧、评弹等轮番登场,让太仓戏迷们大呼过瘾。2020年1月10日,娄东戏台即将迎来两百期,陈永明说,届时又将会有精彩的纪念演出上演,给观众们带来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近两百期演出,场场爆满,且各个剧种,兼容并蓄。”陈永明告诉记者,娄东戏台为太仓及周边的戏曲爱好者搭建了自我展示、切磋技艺、共同学习的平台,已成为太仓百姓热衷的“草根舞台”。每期都有新面孔登台演出,舞台上出现了夫妻对、兄妹档,全家齐上阵的喜人场面,“现在,我们娄东戏台的影响面已扩大至长三角地区。常有邻近地区的戏迷结伴前来,与太仓戏曲票友们联谊,开展戏剧大PK,地域文化、戏曲元素的有机融合,促使太仓娄东戏台风生水起。票友们在尽兴之余还将节目搬上互联网,广受全国戏迷票友的好评。”
随着娄东戏台越来越受到太仓老百姓的青睐,市文化馆和市戏曲家协会还与太仓电视台合作,把娄东戏台搬上荧屏,全年播放。同时,娄东戏台还举办了各类特色主题活动,如2013年举办的“太仓戏曲演唱大奖赛”,用海选的形式走进民间,扩大影响力。2015年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戏曲专场演出,票友们争相登台,唱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中国声音”。
培养戏曲艺术人才
为了提高广大戏迷的参与热情,提升其演唱水平和舞台表演技巧,培养太仓本土的戏曲艺术人才,娄东戏台还邀请了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前来现场指导,言传身教,点评节目。经过手把手地教,不少票友已颇有专业演员的范儿。如今,每场娄东戏台都会设专业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并不时邀请戏曲名家来太仓开展培训讲座。让陈永明颇感欣慰的是,多年来娄东戏台的举办,为太仓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本土戏曲艺术人才,为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戏剧曲艺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太仓,传统戏曲艺术本就拥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尤其是沪剧、锡剧、越剧和昆曲这几个剧种,在民间广受群众喜爱。”陈永明告诉记者,为了给这些喜爱戏曲的观众输送精神文化食粮,弘扬和传承传统戏曲文化,市戏曲家协会不止积极发掘更多青年戏曲艺术人才,还将这些人才输送到太仓民营剧团,“我们培养发掘的黄梅、黄强、周小青、谭建月等一批戏曲艺术人才,都在娄东戏台上多次演出过,而他们现在也在自己所属的民营剧团唱主角。” 现在,太仓有群贤剧沪剧团、雅鹿沪剧团等10多个民营剧团,每个剧团都会排练大戏,由政府来评估定级,符合标准的文化产品会由政府购买,参与到送戏下乡欢乐百村(社区)行中去。
在陈永明看来,戏曲艺术的弘扬和传承不仅需要在青年一代,更需要从娃娃抓起,于是市戏曲家协会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延伸娄东戏台的触角,走出固定场所,分别在市实验小学、经贸小学等学校开设沪剧、昆曲兴趣班,招收部分有特长的小学生,努力培养后继人才。如今,戏曲班学生的表演有板有眼,有声有色,也成为娄东戏台上的小常客。
此外,太仓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也定期举办各类戏曲讲座、培训班,统筹协助建立了21家文化书场,鼓励指导市各民营剧团积极参加政府购买文艺产品演出服务;注重艺术生产,出版多部音像资料和文集;移植上演逾30部大戏,原创了如《大地情》《吴晓邦》等10多部大戏,小戏小品《冤家路宽》《打针》《老赖逃债》等近70件,多部作品在苏州市级乃至省、国家级大赛中获得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