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2017年,我的戏剧创作回顾
作者: 罗怀臻(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 来源:南大戏剧论丛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身在上海,回望苏北;身在都市,眷顾乡土;身在当代,心向古远。于是,理想与现实,出走与回归,创新与坚守,进取与失落,种种纠缠与纠结的痛感与快感构成我30年来戏剧创作和人生奋斗的"主旋...
致琦君 从小说《橘子红了》到戏曲《秀芬》
作者: 罗怀臻 来源:剧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琦君女士:您好吗?您是2006年在美国逝世的.在您逝世八年后的今天,我将您的著名小说《橘子红了》改编成为了戏曲剧本《秀芬》.在改编的过程中,我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谨向您禀报,希望得...
2011中国戏剧的孟冰年
作者: 廖奔,董伟,徐晓钟,胡可,陈世雄,欧阳逸冰,邹红,罗怀臻(中国作协党组;中国作协书记处;文化部艺术司;中国剧协;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由文化部艺术司、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和中国剧协联合主办的孟冰戏剧作品研讨会于2011年11月5日在京召开。总政宣传部副部长黎国如,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廖奔,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中...
文化自信与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
作者: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在近几年,因为中央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包括对传统戏曲在当代生存发展的重视,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当代戏曲已经出现了某种缓慢复苏的端倪。在戏曲复苏的景象里,越是古老的剧种反而越显示出生气...
移步换形不散神——谈谈戏曲的扬弃继承与转化创新
作者: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 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传统戏曲生存艰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即是戏曲自身没有及时完成向现代审美的转化。现在有些人以为传统戏曲就是夸张的脸谱,就是小嗓子演唱的声腔,就是杂耍,完全忽略了戏曲...
重建中华戏曲的文化传承和审美体系
作者: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作为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曲是地域文明的延伸、民众情感的慰藉、经济发展的体现、社会进程的缩影。但是,据权威机构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戏曲剧种以平均每年不少于一...
中国戏剧版图上的岭南戏曲
作者: 罗怀臻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为弘扬岭南传统文化,繁荣岭南地方戏曲,充分发挥岭南地方戏曲在广东文化强省中的作用,由广东省政协领导提议,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省政协办公厅、广东省文联联合主办,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协...
戏曲创作的“当下感”
作者: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20 文献类型 :期刊任何时候,"当下感"都是检验戏曲创作得失的标尺。以剧作家为例,从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曲四大家",到明清时期的汤显祖、孔尚任与洪昇,再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田汉、吴祖光,改革开放之后的魏...
戏曲文学创作的深层况味
作者: 罗怀臻 来源:中国演员(2016年第3期 总第51期)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剧本从定稿到演出,修改过程中要经很多人的参与:导演、作曲、舞台美术、演员,甚至还有领导,参与者都是好意,希望把这个戏搞好,但是没有一个参与者比剧作者更熟悉自己的作品。对待这些意见,我是持平常心...